MINITAB统计分析方法
MINITAB统计分析方法及应用(第2版) 李志辉 (编者), 李欣 (编者)
基本信息
·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第1版 (2017年7月1日)
· 丛书名: 统计分析系列
· 平装: 460页
· 语种: 简体中文
· 开本: 16
· ISBN: 9787121316791
· 条形码: 9787121316791
· 商品尺寸: 25.6 x 18.2 x 2.2 cm
· 商品重量: 980 g
· 品牌: 电子工业出版社
· ASIN: B073LWKQMN
编辑推荐
《统计分析系列:MINITAB统计分析方法及应用(第2版)》的内容与方法可广泛适用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业统计,特别是工业统计学、生物学、心理学、医疗卫生保健、经济学等多学科、多专业、多层次的需要,可作为高等院校统计软件教材及参考书、科研单位相关专业的科技人员、研究生、大学生与机关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计算机工作者学习参考书。
作者简介
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曾为暨南大学副教授,著作:1. SPSS 常用统计分析教程(SPSS 22.0中英文版)(第4版),全国统计教材编审委员会推荐使用教材,.电子工业出版社.,2015年.3. MINITAB统计分析教程(附光盘),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年.
目录
第1章Minitab概述
1.1Minitab简介
1.2Minitab的主要功能
1.2.1数据管理
1.2.2数据计算
1.2.3统计功能
1.2.4统计图形
1.2.5宏
1.2.6帮助与协助功能
1.3Minitab界面
1.3.1Minitab主窗口
1.3.2对话框
1.3.3弹出菜单
1.3.4中英文界面的设置
第2章Minitab入门
2.1Minitab支持的数据类型
2.2Minitab的文件类型
2.3Minitab工作表的基本操作与数据录入
2.3.1工作表介绍
2.3.2数据录入实例
2.3.3设置数据类型
2.4调用Minitab宏
第3章数据管理
3.1生成工作表子集
3.1.1根据指定变量值生成工作表子集
3.1.2根据图形指定区域生成工作表子集
3.1.3根据格式化的单元格生成工作表子集
3.1.4根据行号生成工作表子集
3.1.5根据公式生成工作表子集
3.2拆分工作表
3.3纵向合并工作表
3.4横向合并工作表
3.4.1简单合并工作表
3.4.2根据关键变量横向合并工作表
3.5复制数据
3.5.1复制列到列
3.5.2复制常量到常量
3.5.3复制矩阵到矩阵
3.5.4复制常量到列
3.5.5复制列到常量
3.5.6复制矩阵到列
3.5.7复制列到矩阵
3.5.8复制工作表到工作表
3.6拆分列
3.7堆叠数据
3.7.1堆叠列
3.7.2堆叠列的区组
3.7.3堆叠行
3.8转置列
3.9个案排序
3.10排秩
3.11删除行
3.12删除变量
3.13条件格式
3.13.1突出显示单元格
3.13.2突出显示最高/最低值单元格
3.13.3根据Pareto规则突出显示单元格
3.13.4根据统计量突出显示单元格
3.14编码
3.15更改数据类型
3.16日期和时间转换
3.16.1取整日期和时间
3.16.2从日期或时间中提取数字
3.16.3从日期或时间中提取文本
3.17合并文本
3.18显示数据
第4章数据计算
4.1计算器及其函数
4.1.1计算器
4.1.2计算器函数
4.2计算列统计量
4.3计算行统计量
4.4数据标准化
4.5生成模板数据
4.5.1生成简单数集
4.5.2生成任意数集
4.5.3生成文本值模板
4.5.4生成日期/时间值的简单数集
4.6创建网格数据
4.7创建指示变量
4.8设置随机数发生器的基数
4.9生成随机数
4.9.1从样本中抽样
4.9.2根据分布生成随机数
4.10概率分布函数
4.10.1计算概率
4.10.2计算累积概率
4.10.3计算P值
4.10.4计算逆累积概率值
4.10.5计算临界值
4.11矩阵运算
4.11.1读取矩阵
4.11.2转置矩阵
4.11.3求逆矩阵
4.11.4定义常量矩阵
4.11.5生成对角矩阵
4.11.6特征分析
4.11.7矩阵的算术运算
第5章基本统计量
5.1计算和存储描述性统计量
5.1.1显示描述性统计量
5.1.2存储描述性统计量
5.1.3图形化汇总
5.2均值假设检验与置信区间估计
5.2.1单样本均值比较的Z检验
5.2.1单样本均值的t检验
5.2.2独立样本均值的t检验
5.2.3配对样本均值的t检验
5.3率的假设检验与置信区间估计
5.3.1单样本二项总体率检验
5.3.2独立样本二项总体率检验
5.3.3单样本Poisson检验
5.3.4独立样本Poisson检验
5.4方差的假设检验与置信区间估计
5.4.1单样本方差检验
5.4.2独立样本方差检验
5.5相联度量
5.5.1相关
5.5.2协方差
5.6分布检验
5.6.1正态性检验
5.6.2离群值检验
5.6.3Poisson分布的拟合优度检验
第6章统计表和列联表资料的检验
6.1单变量计数
6.2列联表资料的分析
6.2.1卡方检验
6.2.2四格表资料的Fisher精确检验
6.2.3配对四格表资料的McNemar检验
6.2.4多维四格表资料的Mantel—Haenszel—Cochran检验
6.2.5观测结果一致性的CohenKappa评价
6.2.6有序分类资料的一致性度量
6.2.7有序分类资料的相关分析
6.3单变量卡方拟合优度检验
第7章方差分析
7.1方差齐性检验
7.2单因子方差分析
7.3均值分析图
7.3.1正态分布资料的均值分析图
7.3.2二项分布资料的均值分析图
7.3.3Poisson分布资料的均值分析图
7.4主效应图
7.5交互效应图
7.6平衡方差分析
7.6.1完全随机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
7.6.2双因子方差分析
7.6.3混合模型平衡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
7.7一般线性模型
7.7.1随机区组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
7.7.2析因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
7.7.3正交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
7.7.4拉丁方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
7.7.5系统分组试验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
7.7.6分割试验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
7.7.7交叉试验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
7.7.8协方差分析
7.7.9均值的多重比较
7.7.10计算预测信息
7.7.11因子图
7.8一般多元方差分析
第8章等效检验
8.1单样本等效检验
8.2独立样本等效检验
8.2.1等效性检验
8.2.2优效性检验
8.2.3非劣效性检验
8.3配对资料的等效检验
8.4二阶段交叉试验设计资料的等效检验
第9章非参数检验
9.1单样本中位数检验
9.1.1单样本符号检验
9.1.2单样本Wilcoxon符号秩检验
9.2两独立样本的Mann—Whitney检验
9.3方差分析的非参数方法
9.3.1两个或多个独立样本的Kruskal—Wallis检验
9.3.2两个或多个独立样本的Mood中位数检验
9.3.3随机化区组设计资料的Friedman检验
9.4随机性检验
第10章回归分析
10.1拟合线图
10.2线性回归
10.2.1拟合线性回归模型
10.2.2理想子集回归
10.3非线性回归
10.4稳定性研究
10.4.1创建稳定性研究工作表
10.4.2拟合稳定性研究模型
10.5Demin回归
10.6偏最小二乘回归
10.7Logistic回归
10.7.1拟合二值Logistic曲线
10.7.2二值Logistic回归
10.7.2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
10.7.3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
10.8Possion回归
第11章可靠性/生存分析
11.1试验方案
11.1.1验证试验方案
11.1.2估计试验方案
11.1.3加速寿命试验方案
11.2分布分析
11.2.1分布ID图
11.2.2分布概要图
11.2.3参数分布分析
11.2.4非参数分析
11.3保证分析
11.3.1过程前保证数据
11.3.2保证预测分析
11.4可修复系统分析
11.5加速寿命试验
11.6含寿命数据的回归
11.7概率单位分析
第12章多变量分析
12.1主成分分析
12.2因子分析
12.3项目分析
12.4聚类分析
12.4.1Q型聚类
12.4.2R型聚类
12.4.3K均值聚类
12.5判别分析
12.6简单对应分析
12.7多重对应分析
第13章时间序列分析
13.1时间序列相关图形
13.1.1时间序列图
13.1.2区域图
13.2趋势分析
13.3季节分解法
13.4移动平均法
13.5指数平滑法
13.5.1单指数平滑法
13.5.2双指数平滑法
13.5.3Winter指数平滑法
13.6相关分析与ARIMA模型
13.6.1差分
13.6.2滞后
13.6.3自相关函数
13.6.4偏自相关函数
13.6.5互相关函数
13.6.6综合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
第14章功效和样本含量计算
14.1功效和样本含量计算简介
14.2参数估计的样本含量计算
14.2.1估计总体均值时的样本含量估计
14.2.2估计总体概率时的样本含量估计
14.3容差区间的样本含量计算
14.4单样本Z检验的功效和样本含量计算
14.5单样本t检验的功效和样本含量计算
14.6独立样本t检验的功效和样本含量计算
14.7配对样本t检验的功效和样本含量计算
14.8单样本率检验的功效和样本含量计算
14.9两独立样本率检验的功效和样本含量计算
14.10单样本Poisson检验的功效和样本含量计算
14.11两独立样本Poisson检验的功效和样本含量计算
14.12单样本方差检验的功效和样本含量计算
14.13独立样本方差检验的功效和样本含量计算
14.14等效检验的功效和样本含量计算
14.14.1单样本等效检验的功效和样本含量计算
14.14.2独立样本等效检验的功效和样本含量计算
14.14.3配对资料等效检验的功效和样本含量计算
14.14.4二阶段交叉设计等效检验的功效和样本含量计算
14.15单因子方差分析的功效和样本含量计算
第15章控制图
15.1子组变量控制图
15.1.1均值—极差控制图
15.1.2均值—标准差控制图
15.1.3单值—移动极差—极差/标准差控制图
15.1.4均值控制图
15.1.5极差控制图
15.1.6标准差控制图
15.1.7区域控制图
15.2单值变量控制图
15.2.1单值—移动极差控制图
15.2.2Z—MR控制图
15.2.3单值控制图
15.2.4移动极差控制图
15.3属性控制图
15.3.1P控制图诊断
15.3.2P控制图
15.3.3LaneyP控制图
15.3.4NP控制图
15.3.5U控制图诊断
15.3.6U控制图
15.3.7LaneyU控制图
15.3.8C控制图
15.4时间加权控制图
15.4.1移动平均控制图
15.4.2指数加权移动平均控制图
15.4.3累积和控制图
15.5多变量控制图
15.5.1T2控制图
15.5.2广义方差控制图
15.5.3T2—广义方差控制图
15.5.4多变量EWMA控制图
15.6稀有事件控制图
15.6.1G控制图
15.6.2T控制图
15.7Box—Cox变换
……
网上部分
序言
前 言
Minitab软件是为质量改善、教育和研究应用领域提供统计软件和服务的领先者,是全球领先的质量管理和六西格玛实施软件工具及持续质量改进的良好工具软件,它具有强大的功能和简易的可视化操作界面,深受广大质量管理工作者和统计专家的青睐。Minitab公司1972年成立于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大学,目前已有100多个国家、4800多所高校在使用Minitab。它的特点是:操作简便,比SAS、SPSS精巧(只有80多M);功能丰富,精度高(双精度计算),对硬件的要求低;统计图形丰富美观,强大的宏,强大的“助手”菜单方便新手学习等功能。
本书第1版——《MINITAB统计分析教程》出版至今已有10年,该书基于Minitab14.0软件编写,被国内多所著名高校作为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教材,受到了广大科研工作者的欢迎,至今已重印多次。2017年Minitab 发行了18.1多国语言版本,与之前版本相比,软件界面有了较大变化,统计功能模块进一步增加,第一版书稿已难以满足广大读者的学习和使用需求。鉴于此,编委会决定在Minitab 17.3版本的基础上进行再版(第2版),第2版基本涵盖了该软件的所有统计及绘图功能,是国内对Minitab介绍最全面的书籍之一。
本书特色
1.涵盖内容丰富:全书共详细介绍实例操作385个(其中数据管理及数据计算方法83个、基础统计方法95个、高级统计方法35个、时间序列分析方法15个、功效与样本量计算方法18个、质量控制方法68个,绘图方法71个),提供实例数据文件222个、练习题229道,整理后的英汉及汉英对照词汇各2292条。
2.内容解释详尽:根据统计教学的特点,结合大量的实例以循序渐进的方式介绍Minitab的使用方法,对所有界面、统计结果、统计图形都进行了详尽的解释。
3.语言通俗易懂:针对第1版读者反馈的意见,对教材中描述晦涩的介绍进行逐一梳理,力求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软件使用方法,尽量避免晦涩难懂的统计公式。
4.中英文对照:所有界面及统计结果的介绍均采用汉英对照的方式,英文专业词汇均与Minitab 17.3英文版的软件界面及结果一致,中文专业词汇均参考《新编英汉?汉英统计大词典》(中国统计出版社2014年5月出版)进行逐一勘正。
5.适用于软件各类版本:由于Minitab具有向下兼容性及多国语言版的特点,经多位学生试读,无论使用英文版、简体中文版还是较低版本软件,均不影响本书的阅读。读者也可以根据自身需要,设定不同的界面语言或输出语言(英文或简体中文等)。
6.纸质及电子书同步发行:为了节省版面,降低书籍成本,本书将第17~19章及所有附录)制作成电子书,在华信教育资源网免费下载。为了减轻在校学生负担,本书将抽取基础知识及基础统计章节同期发行电子书,并将成为国内第一本Minitab电子图书。
本书内容
全书共分19章,第1~4章介绍Minitab的基础知识,第5~9章介绍Minitab各种基础统计方法,第10~12章介绍Minitab各种高级统计方法,第13章介绍Minitab各种时间序列分析,第14章介绍Minitab各种功效与样本量计算方法,第14~18章介绍Minitab各种质量控制方法,第19章介绍Minitab各种绘图方法。除正文外还以免费电子书的格式提供4个附录:附录A为“本书例题及数据集”、附录B为“Minitab 英汉词汇表”、附录C为“Minitab 汉英词汇表”、附录D“主要参考文献”
本书由李志辉、李欣主编,全书由洪楠审校。
由于编者的水平有限,编写时间仓促,本书可能还存在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敬请读者批评指正。为了便于和读者沟通,编委会开设了微信订阅号“一起学统计工具”,在微信号可智能检索大量统计学文章,并提供统计学习资源下载,敬请关注,读者如
编 者
2017年4月于广州